查看原文
其他

曹培杰:未来学校的追问与试答

曹培杰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2020-09-01


尽管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带有明显的技术性,但其本质不是“工业”,而是“农业”。技术进入教育绝不是要塑造一个统一的、标准化的教学流程,而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让教育变得更有智慧。

作者:曹培杰
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


本文是作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上的主题发言,原标题《未来学校的追问与试答

——未来学校是什么、从哪来、到哪去》

非常高兴和大家交流,既然谈未来学校,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到底什么是学校。有人讲,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;有人讲,学校是学生寻找同伴的地方;有人讲,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、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性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。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:学校是一门时代学,每一个时代的学校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特征。
古代的学校带有浓厚的家族或家庭色彩。中国最早的学校称之为庠序之学,出现在夏商时期,教育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,学习内容以文武、礼仪和乐舞为主,教师大多由政府官员、乐师或者巫师担任,目的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人才。到西周时期,学校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,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,在人员、内容、形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,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,代表官方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。春秋战国时期,“学在官府”的局面被打破,私学开始出现,除孔子之外,还有老子、墨子等人创办的私学,涌现出许多学派,号称“九流十家”。随后,以传承儒家思想为核心,在家庭、宗族或乡村内部逐渐兴起了私塾教育,私塾成为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。
19世纪中后期,人类开启了宏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,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家庭组织结构,家庭的生产和教育功能被强制性地外移和社会化。1851年,第一部强制就学法颁布实施,孩子们开始走出家庭,走进学校。现代学校以其特有的集约化、标准化组织优势和专业高效的运行模式登上历史舞台。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深化,学校逐渐走向高度的标准化和统一化,强调通过规模扩张追求最大效益,所有学生按年龄进行分班、使用统一的教材、采用规范的教学流程、定期开展考试,达到标准的学生升入更高年级,并以此往复、循环不止。今天,我们熟悉的班级授课、学业制度、管理方式等都带有明显的工业时代烙印。现代学校制度尽管难以照顾个性,却为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,切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。但是,当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人工智能时代,现代学校的组织优势正在退化,而劣势愈加凸显,尤其是把不一样的学生拉向同样的教育体系中加以培养,造成了千校一面、千人一面。人们逐渐意识到,现行教育体系无法满足个性化、多样化、复杂化的学习需求,“规模化”与“个性化”的矛盾越来越突出,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对学校教育进行一场结构性变革。
2007年,哈佛大学两位经济学家回顾美国教育发展历程发现,20世纪80年代以前,美国教育发展迅猛,在全球率先实现高中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,教育进步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,适应了技术变革带来的职业结构调整,进而整体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并缩小了贫富差距。然而,大约自1980年起,情况出现逆转。技术进步依旧,社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增长,但美国教育却无法生产出足够的人才。随着教育增速的放缓,人群出现分化:一部分人受过良好教育,毕业后进入高端行业,收入迅速提升;另一部分人接受着过时的教育,技能适应性不强,再加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取代了大量的简单劳动力,他们不得不从事那些尚未被技术替代的低端行业,导致贫富差距快速拉大,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。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“教育和技术的赛跑”,当教育的发展速度超过技术时,就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明显的人力资源红利,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,反之则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失衡。当前,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期,而教育仍未摆脱“工业化”的印记,以至于有人认为:“我们把机器制造的越来越像人,却把人培养的越来越像机器”。所以,我们要有一种时代紧迫感,全面深化教育改革,推动学校改革和教育转型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
尽管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带有明显的技术性,但其本质不是“工业”,而是“农业”。技术进入教育绝不是要塑造一个统一的、标准化的教学流程,而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让教育变得更有智慧。前段时间,有学校给学生发了一个类似“紧箍咒”一样的东西,戴上之后就可以知道学生是否专注听讲。我觉得这种做法不能称之为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。新技术应用不是为了监控,而是为了读懂学生、发现规律,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、认知特征,对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困难进行诊断,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。如果把学生视为机器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监控学生的一举一动,其结果必然是把学生培养成了机器,而非创新人才。
近年来,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校形态。
一是没有教室的学校。瑞典的Vittra Telefonplan学校位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,是一所私立学校。在这所学校,整个校园都采用创新的空间设计,传统的教室变成了各种开放式学习空间,如非正式学习区、休闲区、探究区以及各种功能区等。这所学校把工厂车间式的教室,改造成“水吧”、“营地”、“实验室”“洞穴”等新型学习空间,把不同年龄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小组中进行学习、游戏和生活,提供给学生全新的浸入式体验,帮助他们开展个性化的深层次学习。
二是一所不分科的学校。美国的High Tech High School没有分门别类的科目、也没有上下课铃声,甚至没有考试,学生每天都忙于完成自主选择的项目任务,许多学生为了一年一度的校园展示节而废寝忘食。学校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取消了严格的分科教学,更多以跨学科方式建设课程,开发出245个主题项目,比如复耕城市、虚拟楼梯、海湾治理等。于是,在这所学校,坐着不动的课堂很少见,更多是学生对未知世界的主动探索,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自主设定目标、组建团队、安排流程并解决各种问题。常见的学习场景是:学生对着电脑认真研讨他们的多媒体项目、学生拿着钻头和锯齿有模有样地制作桥梁模型、学生围在一起测试着机器人等。
三是一人一张课程表。北京十一学校开展选课走班制,为全校4000多名学生创立了265门学科课程、30门综合实践课程、75个职业考察课程、272个社团、60个学生管理岗位,供学生选择。在这些课程中,除了少数的必修课外,其余大部分是选修课程,所有课程排入每周35课时的正式课表,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,还可以选择上课时段,真正做到自主选择,一人一张课程表。美国的Altschool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记录,分析学生所处的学习状态,帮助教师快速响应学生的学习需求。无论学生处于何种状态,都会定制一个最适合他的学习计划,让他们能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,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。
在此基础上,我有一个判断:未来学校将从“批量生产”模式走向“私人订制”模式,学生可以用他们最喜欢、最适合、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,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。未来学校包括三个部分:一是学习场景相互融通,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校园的围墙,把社会中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,学校的课程内容得到极大拓展,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学习,整个世界都变成学生学习的平台;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多元,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、社区服务、参观考察、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,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为一体;三是学校组织富有弹性,鼓励学生自主管理,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,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,利用大数据技术让学习支持和校务管理变得更加智慧,让学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。
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,谢谢大家!请多批评指正!

【年会分享】严文蕃:大数据时代学生隐私的保护
【年会分享】周洪宇:智能教育对教育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
【年会分享】赵勇:囧途:西方教育改革之反思
【年会分享】蒋里: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的挑战【年会分享】张志勇: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育将会发生十大变革
【年会分享】程介明:教育和科技:一个框架【年会分享】徐辉:为何全民科学素养如此重要【年会分享】朱永新:科技如何推动教育变革?【年会分享】顾明远: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农村【年会分享】周洪宇:智能教育对教育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
              
关注教育 | 就是关注中国未来
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